在西藏阿里地區(qū)札達縣,象泉河畔,古老的古格王朝遺址巍然屹立。這里曾是西藏文化歷史的交匯點,如今,民族團結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(fā)芽,綻放出絢麗的花朵。
札布讓村家庭旅館老板金珠德吉時常想起一位漢族“阿佳”(姐妹):“她來我家住,給我們照相,臨走時還寄來了照片。現(xiàn)在我很想她,希望再見到她。”
這種樸素的情感,每天都在古格遺址腳下的札布讓村上演。從2005年最初的15家家庭旅館試點開始,如今已發(fā)展到了32戶,最高時年收入達40多萬元。家庭旅館成為連接各民族的重要紐帶。
古格王國遺址在阿里地區(qū)札達縣托林鎮(zhèn)札布讓村兩公里外的一座土山上,海拔高度為3680米,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。遺址現(xiàn)存遺跡群有房(殿)址445間、窯洞(石窟)880孔、碉堡58座、佛塔28座等。
作為遺址解說員,格桑仁增每天向來訪的游客講述著古格王朝的歷史:“刻在遠古的壁畫開始就有了民族交往、交流、交融,而且好多壁畫的內容都體現(xiàn)了民族團結。”
2011年5月,國家啟動了對古格王國遺址的大規(guī)模保護維修工程,總投資5744萬元。壁畫修復是保護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,共修復壁畫面積1270余平方米。
札布讓村地處古格都城遺址腳下,周圍土林環(huán)繞,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。伴隨著交通的改善和宣傳力度的加強,每年前來古格參觀的中外游客日益增多,這給札布讓村發(fā)展旅游服務業(yè)提供了良好契機。
2023年,在札達縣鄉(xiāng)村振興局和旅游局扶持的基礎上,札布讓村自籌資金600萬元,完成了家庭旅館的標準化建設。如今,家庭旅館主要以“政府組織培訓+黨組織監(jiān)督服務管理+農牧民自主經營”的方式運營。
金珠德吉說:“我在這兒開了一個家庭旅館,來的客人特別多,有漢族也有藏族的,我們全家人和他們一起吃飯,一起唱歌,大家相處都很融洽。”
旅游業(yè)的發(fā)展不僅帶來了經濟收益,更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深度交流。札布讓村黨支部書記次仁多吉表示:“對我們村來說,開了家庭旅館以來,接待了很多國內外的游客,我們全村有信心把民族團結做得更好。”
2024年1月至5月,古格王國遺址接待游客5.03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6056萬元。當?shù)卣谕七M西藏首個遺址文化公園建設,并已申請資金1500萬元實施古格王國遺址文化旅游設施提升工程。
古格王朝遺址不僅是一處歷史遺跡,更成為了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場所。通過援藏項目投入古格基礎設施建設,古格王朝遺址已經成了民族團結培訓基地和愛國教育基地。
傍晚的札布讓村,炊煙裊裊升起。金珠德吉的家庭旅館里,游客們與主人家圍坐一起,品嘗酥油茶,分享一天的見聞。不同民族的笑聲交織在一起,回蕩在古格遺址的夜空下。
古格遺址講解員格桑仁增站在土林之上,眺望山腳下點點燈火:“這些壁畫不僅記錄著過去,也啟示著未來——各民族就是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,共同創(chuàng)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”